炒股配资费用
时下,在北大荒(600598)的广袤土地上,传统的田间管理景象正悄然改变。
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场景,已被低空嗡鸣的无人机、智能传感器闪烁的微光及云端平台跳动的数据所替代。这一田间变革的背后,是北大荒集团对智慧农业的深度布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更为这场变革提供了政策指引。
农业生产一张图
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北大荒集团将前沿科技融入夏管全流程,推动智慧农业从概念快步走向实战,逐步改变传统农耕“看天吃饭”的被动模式。
驱动这场田间变革的核心,是北大荒集团以智能技术重构农业生产体系的顶层设计,其关键引擎是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推出的智慧农业生态系统“北大荒智壤COOMAP”。该系统构建了天、空、地、人、机“五位一体”的新基建,接入超过3.3万个物联网终端,集成各类智能设备,可实时监测分析土壤墒情、农作物长势和气象变化等200余项关键参数。借助遥感测绘与大数据建模,为北大荒4800余万亩耕地、25万多个具体地块和59万余名种植户绘制了精准“数字画像”,日均处理数据量超5太字节、提供智能服务超10万人次,目前已服务3000个授权用户,成为覆盖农业生产全周期的智能决策中枢。
在这一系统的支撑下,各类“智慧图景”在北大荒的各个农场同步上演。
在江川农场食味米科技示范园区,种植户王学军的种植体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往年这时候,雇四五个人施肥打药得忙活一周。”他笑着指向低空平稳作业的农用飞机:“现在,几百亩地一天搞定。科技真是让咱种植户享福了!”今年,农场在万亩稻田首次大规模使用配备高精度导航与智能喷洒系统的航化飞机,不仅作业效率提升数十倍,更减少了30%以上的农药施用量,稻米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随之攀升。
友谊农场的智慧农业应用同样亮眼。在科技信息中心,操作员朱喜洋轻点屏幕规划好路径,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中耕机便启动,在玉米地里自主完成中耕作业;植保无人机以每小时150亩的作业速度高效作业,让病虫害防治告别人海战术,进入智能时代;自走式喷雾机、施肥一体机等新型智能农机装备,更是覆盖了夏管各个环节,让田间管理趋向精细化。
值得一提的是,友谊农场还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终端”构建起“空天地”立体监测网络,为黑土地进行全面“数字体检”,精准获取地形、土壤养分、温湿度和农作物性状等数据,为每个地号建立了详实的“健康档案”。“这就相当于拿到了黑土地的‘健康报告’,哪里缺营养、哪里需要补水保墒,一目了然。”农场农业发展部负责人介绍,这种“数据驱动”的管理方式,使辖区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5个等级。
在浓江农场第九管理区智慧农业示范区里,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成了种植户的“智能管家”。该系统依托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采集水稻叶龄、土壤湿度等数据,自动调节水层高度,种植户通过手机App即可远程控制灌溉时长和次数,实现一键管理。“应用这项技术,每亩地至少节水70立方米,产量还能提升5%以上。”农场副总经理张玉军的话,道出了智能技术带来的实际效益。
“以前种地凭经验,现在有了这些高科技‘军师’,种得省心,干得高效。”王学军的话道出了北大荒种植户的共同心声。北大荒正将“数据养护”模式融入夏管全流程,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
随着智慧农业建设步伐加快,今年,北大荒集团全面启动20个万亩级智慧农场、30个千亩级“AI+场景”示范区、40个百亩级试验区,同步推进16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集团依托智慧农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将进一步健全农业数据管理体系,提升数据质量,探索打造智慧农场全环节解决方案,创建智慧农业先行区。
文图:赵阳 司树洋 李伟华 徐宏宇 洪道锋炒股配资费用